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当代风采 >> 追梦者的足迹
追梦者的足迹
来源:农氏网     作者:凌经球     上传时间:2012-11-16 13:57:56   点击数:4431

——挚友志宏印象

  我的同窗挚友农志宏的作品——《沃野骋踪》出版前,我有幸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得以拜读。捧着一摞沉甸甸的书稿,一缕浓墨清香扑鼻而来,萦绕在我的区区陋室,勾起我遥远的记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与志宏相识,一晃眼过了三十多年。一九七八年初春,作为那个时代的“宠儿”——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恢复高考入学的首届大学生,我们一同带着泥土的芳香踏入令人向往的神圣殿堂——广西民族学院(现已改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就读于中国语言文学系,并同住在一间校舍里。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吧!我和志宏的境况竟然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都是来自桂西的穷乡僻壤,都在山村里执过教鞭(当过民办教师),都是村子里有史以来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都是因为上大学才有了到首府南宁的第一次机会……除此之外,我俩个头都不打,身高不相上下,似乎有些营养不良,身体几近孱弱。于是乎,我俩从此成了形影不离的“一对儿”。


  清晨,我们迎着万丈霞光,环跑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大道;傍晚,我们目送落日余晖,徜徉在碧波荡漾的相思湖畔。大礼堂前、桂花树下、篮球场上、图书馆里都留下我们的身影。我们曾经为祥林嫂的性格而争得彼此面红耳赤,也曾经为“之乎者也”的用法而辩得相互哑口无言。我们在一起畅谈理想、憧憬未来,之后每每能够运用质朴的话语给我以智慧的启迪;我们在一起拉扯家常、审视现实,志宏往往都能通过浅显事例令我豁然开朗。就这样,我俩相处了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彼此间珍藏着一份兄弟般的仁爱、树立起一份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


  大学毕业之后,我俩又一次“同病相怜”——都被发配到各自县里的边远乡镇中学当老师。不到一年,志宏又被调到中越边境线上的一所矿山职工学校任专职语文教师。理想和现实的鸿沟,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当初,我们互相还写过几封信,倾诉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残酷的心灵顿悟。后来,一是由于那个年代通讯手段落后,二是工作日益繁忙,慢慢地相互间的联系也就渐渐少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志宏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家乡的地方报纸上,并署名为本报记者,这时我才得知志宏已经从边远的矿山来到了桂西中心城市,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记者,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页。


  志宏在新闻战线上一干就是二十五年。期间,他几经辗转。从桂西到桂南沿海,又从桂南沿海回到省城,再从省城到南国边关城市,虽转了几个地方,但始终未调离新闻战线,对记者职业的忠诚痴心未改,为人民“鼓与呼”的精神日久弥坚。一张张全国级、省级好新闻大奖的奖状和从一名普通记者“官”至报社副总编辑的经历,就是对他二十五年艰辛与付出的最高“奖赏”。


  不料,为了更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组织上调整了他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党委政策研究工作,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新闻战线。志宏之所以出版《沃野骋踪》,就是为了记录二十五年记者生涯的足迹。


  作为一名记者,志宏用独特而敏锐的眼光,捕捉变革时代的新气息、新变化、新发展,准确地把握历史律动的脉搏。《乐业县商业战线面貌焕然一新》、地区供销社改革步伐加快职工干劲倍增》等篇消息,反应的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积极成果。《凌云县法院审理一起农民告县府案》,以不平凡的勇气,呼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那种年代发出这样的呼喊,实乃难能可贵。《跳出分散耕作旧模子  踏上农业“三化”新路子》这篇消息,反映的是农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家各户自愿置换的办法,将小块地并成大块地,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真实记录了农村新一轮土地流转改革的进程。


  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真实细腻地记录百姓多姿多彩的人生,不仅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志宏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在志宏的笔下,上到中央领导,下至街头浪子、临时工,都同样写得细腻感人。《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篇通讯,表现的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生旅途,体现了作者不拘一格选题材的风格。《带泪希望》《有这样一位大嫂》、《被抛弃者的崛起》等篇通讯,真实记录了平民百姓尤其是平民女性的挣扎、努力、希望与奋斗!报告文学《闪光的“泥坯子”》诠释了“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的哲理。《小山村的大奇迹》道出了人与自然必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道理,人类既要依靠自然又要改造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燃烧在山旮旯的蜡烛》刚是山村教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志宏是善于思索的知识分子。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养成了他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理解生活、享受生活的良好习惯。《论新闻策划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他对工作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结果。《搞好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探析》,则是他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更能体现他探索社会、思考人生的,则是他这些年来所写的一系列言论。《法律能卖吗?》、《上梁不正下梁歪》、《莫让新苗种旧坑》、《从“四个人的百分之二十”说起》、《开会迟到多久最好》等等,他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思维来抨击社会的上的种种不良现象;《漫画·酸萝卜与知识分子》,反映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自我解脱,批评知识分子本身的懦弱;《易牙烹子的警示》,则是志宏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呼喊……


  多年以来,志宏不仅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言论等描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且还用文学之笔道出他的人生感悟。散文《妈妈说:山那边有条河》,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生活哲理——妈妈可以责怪儿女,儿女却没有任何理由责怪妈妈,这实际上也从另一个侧面对一些人认为祖国母亲“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心态的抨击,散文《忘不了叶片上的路》,则反映出朴实的生活逻辑与残酷现实生活的碰撞。游记《天坑:大地的眼睛》,记录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独到感受。小说《石窝窝》、《蓝大妈》、《影》、《黄昏》等,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凸显作者较为深厚的的文学功底,最值得称道的小说《枕边风》,志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铁面无私又充满夫妻柔情的女检察干部的高大形象。该篇小说在《右江日报》1990年4月27日副刊版上发表后,当地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树春和黄兴林不约而同地为这篇小说写了评论文章,又不约而同地发表在《右江日报》1990年5月11日副刊版上。两位评论家认为这是一篇构思奇特、不可多得的小说,艺术地表现了主人翁“丰富多元的内心世界,在突出其‘阳刚之气’的同时放大其‘阴柔之美’”、“高扬正气而不失人情味”。


  读着志宏的《沃野骋踪》,我不仅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洞察到了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岗位在转换,但志宏对人生的不懈追求没有改变,他那追梦的脚步仍在继续……


  是为挚友印象!

  作者简介
  凌经球,现供职于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农志宏文集《沃野骋踪》出版发行  潘全山 2012-11-16
  追梦者的足迹  凌经球 2012-11-16
  壮族歌手农萍个人毕业音乐会近日在广西教育学院举行  红棉树 2009-6-20
  《马山县志》农姓烈士英名录  马山县志 2012-9-12
  复员军人农华安创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  蒙山县委宣传部 2009-8-7
  广西烈士陵园-广西籍农姓烈士名录  佚名 2009-8-7
  侬智高护国起义图经  云南富宁 农贤生 2009-12-5
  [传说]南陲农姓为何不兴贴门神  农德建讲述 凌平湖整理 2009-12-24
  宁明县诗词楹联学会诗歌选登(2)  农氏 2020-3-29
  回报  韦文宁 2015-12-26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155309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