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氏网
资料征集
资料征集
在线族谱

文章检索

农氏网 >> 当代风采 >> 山里人的通途梦
山里人的通途梦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罗吉华     上传时间:2013-11-25 9:13:15   点击数:4675

    一道山,村屯内外两重天;一条路,魂牵梦绕几代人。

    在中越边境龙州县上金乡陇山深处,分布有这样3个自然屯:不通路,村民进出需要攀爬陡峭的山路;不通水,村民只能看天吃饭;村民极度贫困,连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也难以保障,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这里或是龙州乃至崇左唯一尚不通路的村屯,高山阻隔使得这三个屯鲜为人知,也严重制约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

    27年来,龙州县人大代表、上金乡中山村党支部书记农文清从未放弃对修路的执着追求。在他看来,随着党和政府对陇山村民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条事关村民福祉的山路“终究有一天会变成通途”。
 
A   行路难,进出村屯只能攀爬陡峭的山间小道, 最远的屯进出一次要6个多小时

    陇山位于上金乡政府北面,属于弄岗自然保护区的范畴,这里山岚起伏,风景秀丽,而陇门、陇咘、器鸟3个自然屯由近及远隐匿在重重大山之间,进出要攀爬2到6个小时山路。

    山路崎岖,通行有多难?10月24日,记者来到陇山脚下,路便消失了,前方只有一条嶙峋的石路,往往需要手脚并用攀爬才能通行。只走了20分钟,大伙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此时,天空下起一阵小雨,石头表面变得湿滑,稍不留神便一个趔趄,只能踩在石缝之间,行走变得异常艰辛。

    途中一处峭壁紧邻深渊,石壁上有苔藓,记者攀爬通过时脚底打滑,险些失足,尝试了几次才通过。路上行人很少,期间遇到一两位砍柴的妇女。农文清指着山背后说:“里面三个屯地广人稀,但连牲畜都出不来,更别提运农作物。”

    恰遇外出的陇门屯村民农平,35岁尚未结婚,也很少出门,只有家里没米没盐了,才会背一些黄豆、玉米去乡里集市换取。攀谈得知,农平刚刚谈了一个山外面的女朋友,“外面的世界好,结婚后就不回来了。”

    历时近一个小时,记者一行爬到山顶。俯瞰,山谷洼里的村庄若隐若现。这个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B  没落山村,村民生活水平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生活难: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绿树,池塘,袅袅炊烟,一幅世外桃源的场景,但村民生活的种种艰辛却并不为外人所知。

    屯里有几间木屋,66岁的农建荣家住的一间木屋修葺得相对完整,是1967年建造的。当时,全屯人都来帮忙从山外挑瓦片,用了一个星期才挑回2000片瓦,其它材料全部取自山里,外墙便是竹子编制的篱笆。

    房屋已很破旧,一旦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出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下雨”的情形,苦不堪言。让人尴尬的是,屯里没有厕所,村民方便只能到野外“打游击”,环境卫生令人担忧。

    走进陇门屯王大姐家,屋里没有家具家电,一片漆黑。屋顶挂满了蜘蛛网,地上坑坑洼洼。生活用品和农作用品杂乱无章。鸡、狗、猫在屋子里四处乱窜。

    农文清介绍,陇山里的三个屯共有耕地面积531亩,常住12户29人,虽然地广人稀,然而由于不通路导致运输、销售困难,加之村民不断流出,许多土地已经丢荒,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元。

    对这一数据,龙州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解释说,龙州县属国家贫困县,平均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就属于贫困,“年人均收入只有600元属于极度贫困。”上学难:6个孩子不识学堂

    山路难行,也阻断了山里孩子外出接受教育的路。20年前,农建荣曾经是陇山里唯一的代课教师,自从他远离讲台后,山里便没有了教师,也没有了教学点。

    王大姐双目失明,膝下有6个孩子。记者踏访时,两个小男孩偎依在她身旁,一起在火堆旁煮饭,记者将随身带来的面包递给小男孩,他们舍不得吃,默默递到母亲手里。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记者问其中一个男孩,男孩摇摇头。另外一个男孩同样不知晓自己姓名和年龄。

    王大姐通过声音辨别孩子们的身份,介绍说,“第一个叫阿亮,8岁;第二个叫小梁,5岁,都没有上过学。”

    “你们想上学么?”记者问。小梁说,每次看到电视里有小孩上学的镜头时,他都很羡慕。8岁的阿亮只出过一次山,结果因山路太陡峭,摔了一跤,就没再出去过。

    农文清介绍,一些村民为了让孩子上学,举家搬到山外去,或者在街上租房子让老人陪小孩读书。除了修路,读书是村里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如今,家里的一台电视机成为小梁、阿亮他们了解外面世界唯一的渠道,而通过看电视,这些孩子们的普通话说得比大人还流利。“这几个孩子很聪明,不上学可惜了……”农建荣无奈地说。娶妻难:大多光棍,男青年只能外出倒插门在山里采访,记者听说了一个心酸的故事:一男青年外出谈了一个女朋友,到谈婚论嫁时,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女朋友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跑了,婚事也黄了。

    有人说,她能住一个晚上已经算不错了。此时,大家哄堂大笑。原来,这个女孩子之所以住一晚,是因为山路遥远,筋疲力尽,想当天出山也没有办法,只能住一晚。

    中山村村委委员陆山元介绍,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生存环境恶劣,山外的女孩不愿意嫁到山里,所以讨老婆便成了件难事。
 
   据了解,目前陇山里三个自然屯30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男性有13人,其中有两位已经年过50岁。
    70岁的王金借老人独居在山里,两个女儿出嫁,唯一的儿子到山外做了上门女婿。

    农建荣有些忧心忡忡,他有4个儿子,两个外出做了上门女婿,另外两个已经三十多岁,未婚。“男人都娶不到老婆,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个屯可能就会消失……”十六岁的少年,正在干农活,从未上过学恶劣的居住环境
 
C  天堑何时变通途,老支书和村民日夜期盼

    一道山,锁住了陇山村民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也束缚着村民们对小康生活的憧憬。

    早在1986年,农文清便开始担任中山村村干,如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有13年。记得在1998年,农文清当选县人大代表,第一个议案便是呼吁政府尽快为陇山3个自然屯通路、通水、通电。农文清回忆说,议案得到了当时县领导的关注,在大会午餐期间,一位县委领导特意走到他跟前,和他一边吃饭一边聊村民们的生活。

    这些年来,上金乡党委书记、乡长多次进入陇山3个自然屯走访慰问,乡领导对村民们外出交通之艰辛深有体会,也了解到了村民生活的现状,为陇山所有常住村民办理了低保。

    由于修路工程浩大、资金缺乏,通路的梦想显得遥不可及。2008年12月11日,陇门、陇咘、器鸟3个屯终于通了电,村民欢呼雀跃。通电梦的实现,使得陇山村民的通路梦更加急切和紧迫。

    今年中秋节前夕,新任的上金乡乡长黄江林带着20多名工作人员进山对村民进行慰问,给他们送去大米、月饼、棉被等生活用品,让村民感受到了温暖。

    提到村民们的贫困生活,这位年轻的女乡长感慨良多,在走访中向村民们提出了“迁出山外建房安置”的计划,但村民们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农文清介绍说,这3个屯的村民们向往山外的繁华世界,但对这块贫穷的土地有着眷念之情,此外外迁后政府无法给他们提供耕地,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普遍担忧,所以还是倾向修路。

    对于村民的想法,黄江林表示“非常理解”,但她坦言,由于留守村民人数较少,而修路资金浩大,所以全靠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支撑,“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采访行将结束时,农文清说起了自己的一个梦,梦见3个屯修了一条简易路,自己牵着牛运黄豆到乡里去卖,“实在不行,一条可供人畜通行的简易路也行啊。”


[1]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微支持,请随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阅读
  山里人的通途梦  罗吉华 2013-11-25
  广南县与侬智高有关的古迹  侬鼎升 2010-2-9
  侬智高古道行  覃芝馨 2009-12-7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农氏字辈  农志勇提供 2010-11-22
  农进贤公事略  《农姓史考》 2011-8-23
  投身革命的农氏女儿  农必腾(收集编写) 2016-12-1
  侬智高东征北伐回师路线图及相关历史  农氏家人群 2009-8-31
  农世怀:畜牧业的“白衣天使”  黄日德 2013-4-25
  威信县第三届道德模范:侬秀花  云南网 2014-7-5
  西园无忌:贝侬  西园 无忌 2009-11-14
 
 
芳名榜 | 本站宗旨 | 目标愿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访问统计: 00025253028 
友情链接:
农氏网百度农姓贴吧姓氏321文化网


传真:(请尽量网络联系) 联 系 人:农杰雄 邮政编码:361015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枋湖北二路    邮箱:nongshiwang@qq.com
农氏网© NongShi.ORG    管理     琼ICP备09002287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61号